期刊简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2-1120/R,国际刊号:ISSN1005-567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6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1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5673
  • 国内刊号:62-1120/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生物学功能是由其受体(TNFreceptor,TNFR)介导的,可溶性TNF受体(SolubleTNFreceptor,sTNFR)从膜上脱落下来,不再负责信号传递,但能与TNF结合,中和TNF的生物学活性.sTNFR与IgGFc组成的嵌合蛋白能有效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儿童多发性关节炎,对其他与TNF相关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正在处......

    作者:徐春晓;张智清 刊期: 2003- 01

  • 碱性抗菌蛋白的研究进展

    抗菌蛋白和抗菌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多药性抗药菌和细菌毒素引起的难治性感染症的有希望的方法,本文就hCAP18抗菌蛋白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高雪军;封多佳 刊期: 2003- 01

  • 国内外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经验与展望

    1976年,美国首次报道,用卡介苗经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有良好疗效;次年,我国亦作了同样的介绍.实验证明,卡介苗可增强和提高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免疫.术后治疗的复发率;国外资料为32.91%(化疗组40.61%,未治疗组为87.67%);我国资料为17.32%(化疗组为34.01%,未治疗组为60.90%).副反应主要为尿痛、尿频、轻度血尿、低热等一过性反应;很少见全身性副反应.国内所见副反应率低于国......

    作者:黄建 刊期: 2003- 01

  •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用于H.pylori相关疾病和H.pylori疫苗作用的研究.常规实验动物包括悉生猪、悉生狗、非人类灵长动物、猫、雪貂、小鼠、大鼠、沙鼠等.猫螺杆菌和雪貂螺杆菌感染也被用于模型研究.近,转基因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也被用作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王晓伟;张宝元 刊期: 2003- 01

  • 以膜为固相载体的免疫胶体金快速试验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是现在免疫标记技术的一个重要范畴,20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把胶体金免疫技术与固相膜结合发展了胶体金免疫快速试验,由于其简便、快速、结果直观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且其商业前景广阔,目前人们对其需求越来越多.本文对其基本原理及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介绍,并对其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永勤;杨瑞馥 刊期: 2003- 01

  • 西部马脑炎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半套式RT-PCR检测

    为进一步提高RT-PCR检测西部马脑炎病毒(WEE)病毒基因组方法的敏感性,采用半套式PCR扩增病毒基因组特异序列.首先采用逆转录法将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以此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对扩增后电泳检查无可见DNA条带的产物进行半套式PCR;与此同时对扩增的循环数、Mg++浓度和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扩增的特异性.结果第一轮PCR未扩出特异性片段的WEE病毒稀释度,......

    作者:赵月峨;于曼;邓永强;杨保安;吕富双;祝庆余;秦鄂德 刊期: 2003- 01

  • 重组人细胞因子制品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为了考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法)检测重组人细胞因子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及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按照2000年版的规定,确定L值,计算MVD,进行干扰试验,检测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并与家兔热原法(RPT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标示灵敏度为0.125EU/ml的鲎试剂,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IL-2)制品,高非干扰浓度分别为稀释至31......

    作者:李英华;曾艳;陈日兰;孟东方;姜崴;兰燕;杜晶;周丽;左毅;曾繁启 刊期: 2003- 01

  • 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的SDS-PAGE分析

    为了证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的主要成分为汉坦病毒蛋白,采用出血热纯化疫苗经浓缩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经SDS-PAGE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有三条蛋白带,分子量分别约为70kD、55kD和50kD,与汉坦病毒三种结构蛋白(糖蛋白G1、G2和核蛋白NP)的分子量相符;经Western-blotting显示,分子量50kD的蛋白带反应阳性,分子量70......

    作者:岳立广;韩亮;冉书;迟春萍;赵晓青;邹强;刘景云 刊期: 2003- 01

  • 人细小病毒B19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无菌留取54例自然流产妇女和43例妊娠无异常孕妇血清,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的人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B19)DNA,在自然流产组中人细小病毒B19DNA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7.78%.正常对照组中,人细小病毒B19DNA有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65%,用x2检验,x2=8.86,P<0.01,两组有非常显......

    作者:谭继英;高峻;兰中芬 刊期: 2003- 01

  • 两种肠道侵袭性菌与小鼠小肠微皱褶细胞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利用小鼠肠袢模型进行局部感染,在不同的时间取Peyer's结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460043和痢疾杆菌F2a-12两种肠道侵袭性菌与微皱褶细胞的粘附发生在局部感染30min,感染60~90min在M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可见到细菌,而在感染6~8h后Peyer's结中的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为明显.提示:鼠伤寒沙门氏菌460043和......

    作者:陈洁;彭虹;王华;高杰英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