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2-1120/R,国际刊号:ISSN1005-567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6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1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5673
- 国内刊号:62-1120/R
- 出版周期:
-
《中国药典》重组人干扰素注射剂质量标准浅析
本文剖析了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重组人干扰素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关方法、检测限度和历史沿革;对比研究了与国外先进药典如欧洲药典的差距,包括相关物质、相关杂质分析、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比活性等方面;介绍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拟增修订主要内容,如增订报告基因法检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增订定量PCR法检测外源DNA残留量,加强“理化对照品”的管理,相关检定机构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理化对照品进行了标......
作者:任跃明(综述);蒋琳(审校) 刊期: 2014- 05
-
埃博拉病毒,何去何从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是丝状病毒科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形态呈丝状,共有5个型别,其中扎伊尔型致死率高,曾在非洲大陆引起多次暴发。EBOV自然宿主尚不明确,猪、非人灵长类及蝙蝠都可能与病毒的传播有关,其中果蝠的关系为密切。由于EBOV的毒力强和传播性强,加之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被列为生物危害四级,同时也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近该病毒在西非肆虐人类,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盛子洋(综述);范东瀛;安静(审校) 刊期: 2014- 05
-
简述疫苗研发动物模型
在过去的100年里,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在人类疫苗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模型的使用不仅有助于疫苗从基本研究转到临床应用,而且动物模型通常能够预测疫苗实用的潜能,从而帮助疫苗的生产商预测财政风险。由于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促进疫苗研发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浩飞;任富利(综述);胡秀兰;杨晓明(审校) 刊期: 2014- 05
-
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肠杆菌科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一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临床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来抗感染,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相应的灭活酶及水解酶或菌株细胞结构改变,从而破坏β-内酰胺环使其对抗生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甚至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拟就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淑敏(综述);杜艳(审校) 刊期: 2014- 05
-
弓形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在细胞内严格寄生,因此它能引起哺乳类宿主(包括人类)细胞的感染。凋亡在宿主细胞与弓形虫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凋亡被间接机制所限制,因而宿主细胞能够对弓形虫发生炎症反应。与之相反,在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由于凋亡信号级联反应直接受到了干扰,从而抑制了宿主细胞凋亡,这就有利于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和发育。值得注意的是,弓形虫......
作者:朱勇(综述);杨秋林(审校) 刊期: 2014- 05
-
欢迎订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73年创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宗旨为,报道国内外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等,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及应用,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作者:《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刊期: 2014- 05
-
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嗜肺军团菌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感染人和动物,引起军团菌性肺炎,危害极其严重,但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军团菌病疫苗的研究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蛋白亚单位疫苗不同阶段,但至今尚未能在临床得到应用。核酸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符合兼胞内寄生菌嗜肺军团菌的预防需要,并且还具有诸多其他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对嗜肺军团杆菌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作者:柴海云(综述);朱庆义(审校) 刊期: 2014- 05
-
人乳头瘤病毒18型 L1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形成
目的:利用大肠埃希菌系统可溶性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L1蛋白,纯化和重组装获得HPV18病毒样颗粒(VLPs),为进一步研制HPV18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按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好进行HPV18L1全基因合成,经PCR扩增出截短的HPV18L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L1,通过优化表达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可溶性表达L1蛋白,其次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
作者:安静;付生芳;李雄雄;包红;寇桂英;白幕群;余黎 刊期: 2014- 05
-
狂犬病病毒 CTN-1V 株在人二倍体细胞W alvax-2株的适应传代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在人二倍体细胞Walvax-2株上的传代适应株。方法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经昆明小鼠鼠脑回传后的病毒接种Walvax-2细胞,连续传代,检测各代次病毒的滴度及免疫原性。结果CTN-1V株能较好地适应Walvax-2细胞,通过连续带毒传代至第7代,病毒滴度可达6.78lgLD50/mL,并在第10~15代内滴度维持在7.0lgLD50/mL以上,15......
作者:何丽芳;陈敏;张益丽;任正勇;胡超;高显专;赵振鑫;马万;李兵;白梅;马波 刊期: 2014- 05
-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型血凝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能准确测定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B型血凝素含量(单向免疫扩散法,SRD)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双价抗原参考品SRD法对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两种B型血凝素含量进行测定。将B1与B2抗原参考品按质量浓度1∶1混合制备为双价抗原参考品,双价抗原和待检样品与10%裂解剂按9∶1比例裂解30min,分别加入到含有抗血清参考品的1.5%琼脂糖凝胶板上,每孔10μL,置20~25℃放置18~24h,经......
作者:许笑笑;钟建琴;张文捷;邵铭;刘书珍;苏波;李长贵;姚伟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
- 1 重组白喉毒素表达质粒H21G-his序列分析及改造研究
- 2 2011—2017年河池市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特征分析
- 3 药品包装材料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相容性研究
- 4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质量控制考虑要点
- 5 伤寒结合疫苗免疫原性和动物安全性研究
- 6 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共表达的热休克蛋白70可以增强抗人诺瓦克病毒的黏膜免疫
- 7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清TTV-DNA的检测
- 8 cGAS-STING通路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 9 破伤风抗毒素精制效果的比较研究
- 10 疫苗诱导机体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 11 新疆出血热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 EB病毒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 13 婴幼儿人群中CVA16中和抗体与CVA16手足口病的相关性研究
- 14 HBV和HCV的合并感染
- 15 氢氧化铝佐剂对铜绿假单胞菌11型 O-特异性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的影响
- 16 小鼠IL-35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17 正交试验优化鼠疫活疫苗冻干稳定剂
- 18 7例水痘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析
- 19 DNA疫苗的质粒型细胞因子佐剂
- 2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