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2-1120/R,国际刊号:ISSN1005-567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6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1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5673
  • 国内刊号:62-1120/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商品化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在支原体肺炎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支气管炎和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体,快速准确的确定病原体是诊断疾病的关键.本文就目前美国用于诊断支原体肺炎的5种商品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作一简要评价.......

    作者:张美玲;端青 刊期: 2006- 01

  • 反向疫苗学分析方法及在疫苗开发中应用进展

    疫苗自从被广泛应用以来,在人类抵抗致病微生物的战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疫苗开发方法是通过培养微生物,从中分离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有效抗原,费时费力,且有很大局限性.近年来,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联合,促成了反向疫苗学(Reversevaccinology)的产生,即从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中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得到一批可能的保护抗原,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微生物学方法加以验证,大大......

    作者:王涛;刘纯杰 刊期: 2006- 01

  • 抗菌肽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传统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大量增加,迫切要求新型抗生素的出现.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甚至能够抑杀真菌、寄生虫、含包膜病毒以及肿瘤细胞.抗菌肽通过与致病菌胞膜的结合形成跨膜离子通道,导致了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终引起细胞死亡.由于它作用迅速,选择性强,而且很少有耐药性的发生,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本文简述了抗菌肽的......

    作者:彭智;安云庆 刊期: 2006- 01

  • 淋巴细胞的凋亡和调控

    免疫系统中,细胞凋亡调节着体内免疫细胞群的合适比例,制约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强度,决定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的产生.本文将综述细胞凋亡在淋巴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淋巴细胞凋亡的途径及调控因素.......

    作者:余海燕;刘淑芸 刊期: 2006- 01

  • RNA干扰及抗病毒研究进展

    RNAi是一种高度特异化的mRNA降解过程,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诱导特异的基因沉默.这一发现为人类某些疾病的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NAi在抗病毒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就RNAi的机制、siRNA靶系列的选择及制备和抗病毒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丰平;李明远 刊期: 2006- 01

  • 抗体工程研究进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出现为抗体工程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抗体工程,特别是单链抗体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闭兰;余模松 刊期: 2006- 01

  • 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研制进展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曾在全球引起多次大流行,所以关于其预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应用和研究的脑膜炎奈瑟菌疫苗主要有荚膜多糖疫苗、多糖与蛋白结合疫苗、B群改良疫苗、去毒脂多糖结合疫苗等,本文就以上疫苗的研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肖丽君;方艳辉;程露阳;孔健 刊期: 2006- 01

  • PE类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PE类重组免疫毒素是将经过修饰加工后失去与细胞结合能力的PE分子与导向分子(载体)通过DNA融合技术而成的新型导向药物.因其可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杀伤靶细胞,因而被用来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AIDS等疾病.目前有许多种PE类免疫毒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尤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疗效,预期这些药物在未来几年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本文对目前PE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祁志荣;李虹 刊期: 2006- 01

  • 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血浆筛选试验中两种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血凝法(IHA)对1014份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免疫后人血浆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比较两者的收浆率、收浆符合率以及与动物实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收浆率均达80%.ELISA法与IHA法的合格浆符合率达92%,与动物实验的相关性更好.ELISA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判读客观明确,优于传统的IHA法,可作为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血浆筛选的常规方法.......

    作者:朱华松;周志军;尹斌;李健 刊期: 2006- 01

  • 新生牛血清中乙脑抗体的检测及其方法的建立

    对新生牛血清中的抗乙型脑炎病毒的抗体进行检测,并且建立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以四个厂家共16批新生牛血清用蚀斑减少中和法(PRNT)对其中的乙脑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出部分批次的新生牛血清中含有抗乙脑病毒抗体,且乙脑抗体阳性牛血清可将乙脑病毒抗原中和,对蚀斑数有较明显影响.证明作为检测牛血清中乙脑抗体的有效方法,PRNT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以上检测说明新生牛血清中存在乙脑......

    作者:王静;李裕惠;栗克喜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