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2-1120/R,国际刊号:ISSN1005-567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6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1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5673
- 国内刊号:62-1120/R
- 出版周期:
-
预防用新生物制品临床研究规范化的探讨
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是考核预防用新生物制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唯一方法.明确疫苗临床研究的内容、制定合理客观的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验证实验室测定方法、实施随机和盲法、选择适宜的受试人群、如实记录试验数据、科学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学分析等是临床研究规范化的基础.本文尽可能全面的阐述临床研究规范化的各个方面,为新疫苗临床研究及制定我国预防用新生物制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提供参考.......
作者:高恩明;谢贵林 刊期: 2001- 03
-
抗真菌治疗新进展
真菌治疗一直是一个困扰临床的难题,本文就近年来发展的免疫治疗,化疗,抗生素治疗及联合治疗作一全面阐述,有待更新更为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案.......
作者:杜艳;陈端 刊期: 2001- 03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一种血源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其作用广泛,如:促进细胞分裂、运动、对肿瘤细胞毒性作用等,并且在肝脏再生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有重大潜力.......
作者:董薇;蔡美英 刊期: 2001- 03
-
细菌粘附素的分子结构和装配机制
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必须粘附于易感细胞,以获得立足点,在局部繁殖,释放毒素和酶类损坏组织,导致感染,细菌的粘附作用主要靠粘附素特异的识别并结合到宿主细胞的受体,使细菌在局部定居.本文主要菌毛粘附素的分子结构及基因控制,菌毛粘附素如何通过四种典型途径装配,以及参与装配的蛋白质是如何协调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卓捷;杨光明;汪正清 刊期: 2001- 03
-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及意义
由于HCV是一高度异质性的RNA病毒,体外培养系统尚未建立,其分类依赖于核苷酸序列或相应核苷酸的合成肽或表达产物.本文从基因分型和血清分型两个方面对丙型肝炎病毒分型的方法、现状及其意义作一概述.......
作者:张新芳;李益民 刊期: 2001- 03
-
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通过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参与或影响免疫过程.能以MHC-Ⅱ类分子限制性方式提呈抗原,同时可通过B7/CD28、CD40/CD40L、CD58/CD2等途径向T细胞提供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EC表达的粘附分子介导EC与不同白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对白细胞粘附穿过EC进入组织间隙参与炎症反应、淋巴细胞归巢或再循环等过程有重要意义.EC可表达补体调节因......
作者:蒋红梅;蔡美英 刊期: 2001- 03
-
人工血液前瞻性研究
本文以国内外前人对人工血液的研究为基础,通过概述人工血液研究的进展,和几代制品的发展情况,重点从人工血液的新研究热点-脂质体微囊包埋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前沿科研角度,围绕人造血红蛋白的稳定性、制备工艺、临床毒副作用进行了.......
作者:樊晶;温志刚;王学谦 刊期: 2001- 03
-
口服霍乱菌苗研究进展
霍乱尚在许多国家流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作为预防和控制霍乱措施的霍乱菌苗,业已在许多国家志愿者和现场进行试验,积累了大量资料.目前对口服霍乱菌苗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灭活全细胞霍乱菌苗(WC)、全细胞-B亚单位菌苗(WC-BS)和霍乱减毒活菌苗CVD-103HgR等口服霍乱菌苗的研究进展进行,并对菌苗的安全性、效果、影响因素及今后发展方向等作了评价.......
作者:周祖木;王秉瑞 刊期: 2001- 03
-
基因工程乙肝新型疫苗(汉逊酵母表达系统)的开发
HBsAg不同成份在多条生物细胞系统中已表达成功,但至今仅哺乳动物细胞(CHO,C127等)和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我们的临床观察也证明了酵母重组疫苗对HBeAg和HBs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免疫保护效果好.近年来又发展了汉逊酵母表达系统.其特点为30个adw2HBsAg基因拷贝整合于该酵母染色体中;含有MOX、FMD等高效启动子;能利用甘油、甲醇为能量来源进行高密度发酵,每升发酵......
作者:李河民;汪和睦 刊期: 2001- 03
-
DNA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DNA芯片因其具有高通量、快速、微型化等特点,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在医学研究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DNA芯片技术制作的一般过程,以及适应于DNA芯片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卫党;范丽安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薄膜过滤法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菌检查中的应用
- 2 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3 登革病毒基因组研究进展
- 4 重组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纯化及免疫原性
- 5 幽门螺杆菌Tipα蛋白研究进展
- 6 抗汉坦病毒等三种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分析应用
- 7 细胞培养的全病毒H9N2疫苗
- 8 淋病奈瑟菌分型研究进展
- 9 沙眼衣原体疫苗候选抗原研究进展
- 10 脑膜炎四价结合疫苗接种后C群抗体应答的持久性
- 11 病毒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 12 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评价及研究进展
- 13 GM-CSF作为Ⅱ型登革病毒E蛋白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观察
- 14 靖西县2000-2013年疟疾流行现状
- 15 右江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调查分析(简报)
- 16 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 17 百日咳丝状血凝素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
- 18 黄病毒属病毒E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 19 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小鼠遗传背景调查
- 2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