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2-1120/R,国际刊号:ISSN1005-567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567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12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5673
  • 国内刊号:62-1120/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戊型肝炎病毒开读框架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结合近年来在HEV病毒ORF3基因片断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ORF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它在戊型肝炎的诊断与预防中发挥的作用.对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科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及科学推论,预测并展望了今后HEV的研究方向.......

    作者:李启明;沈心亮 刊期: 2002- 04

  • 一氧化氮的抗感染免疫作用及其机制

    一氧化氮在机体抗感染免疫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之后,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一氧化氮作为活化巨噬细胞的一种细胞毒效应分子,在抑制和杀伤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一氧化氮抗感染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它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来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并可直接与含铁酶的Fe-S基团结合,破坏酶的活性,进而杀伤病原体及其宿主细胞.......

    作者:倪诚;张力平 刊期: 2002- 04

  • 结核杆菌DNA疫苗研究近况

    当今结核病成为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现正在研究新型DNA疫苗以取代BCG.目前研究以Antigen85、hsp65,以及结核杆菌培养过滤液中的分泌蛋白ESAT-6和MPT-64编码基因构建的DNA疫苗中取得一定进展,并与BCG联合使用,会大大加强免疫效果,联合疫苗是未来结核菌DNA疫苗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峻崧;王净;窦骏 刊期: 2002- 04

  • 人巨细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CMV)因其在优生优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迄今,随着免疫缺陷病人的增多,HCMV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发展有效、安全的疫苗即成为防治HCMV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国外学者对HCMV疫苗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介绍.......

    作者:蒋韬;沈心亮 刊期: 2002- 04

  • 基因芯片应用前景

    本文简述了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制备流程,对基因芯片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如基因表达检测、寻找新基因、DNA测序、基因突变体和多态性分析、传染病和遗传病诊断、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文中示意图对上述部分应用进行了形象说明,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

    作者:白东亭;祁自柏 刊期: 2002- 04

  • 腮腺炎病毒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腮腺炎病毒感染疾病诊断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病毒流行株基因漂变.病毒神经毒力检查及疫苗接种后脑炎发病机理探讨表明病毒的遗传基因型是致病的决定性因素.现有的多种疫苗与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均不影响其免疫效果.新一代疫苗开发及全球范围消灭流行性腮腺炎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作者:刘松友;王淑珍 刊期: 2002- 04

  • HLA-Ⅱ类分子与肿瘤

    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占主导作用,其中HLA分子的作用更为关键.本文从HLA-Ⅱ类分子的角度,阐述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唐秋莎;张建琼 刊期: 2002- 04

  • 两种新型佐剂的免疫学研究及应用

    疫苗佐剂可非特异性地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式与特异性免疫原性物质结合,从而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同时又能降低免疫物质的使用量,减少疫苗的生产成本.铝佐剂是目前被批准并普遍使用于人类的疫苗佐剂,具有安全、可靠并可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的特点,但对于细胞免疫和小抗原免疫原性物质的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寻找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佐剂,近年来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两种有希望......

    作者:毛群颖;张华远 刊期: 2002- 04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肠球菌是致病性低的革兰阳性人体正常菌群,具有先天耐药性,也容易被诱导产生新的耐药性,在过去十年中,临床上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常引起致死感染,治疗极为困难.本文就其耐药机制、起源、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方面作一综述,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对VRE的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程曦;贾文祥 刊期: 2002- 04

  • 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系统

    减毒沙门氏菌通过自然感染的方式高效地将DNA疫苗直接运送给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树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在粘膜和全身淋巴组织诱发以Th1型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PCs尤其是DCs可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减毒沙门氏菌已被应用于运送病毒、细菌和肿瘤DNA疫苗并取得一定效果,该途径所诱发的细胞免疫要强于肌注途径接种的相同DNA疫苗,原核表达的重组沙门氏菌和接种蛋白质抗原等免疫......

    作者:张晓明;潘志明;焦新安;刘秀梵 刊期: 2002- 04